- 課程/商品簡介
- 商品規格
為零基礎學員建立「學 CPT 不會卡關」的基礎認知
幫助健身愛好者或未來考證者,快速掌握學科邏輯
【課程介紹】
運動生理學是一門運動科學,是將生理學的知識應用到運動方面,以研究運動時人體在生理上、機能上種種變化與適應。且將運動時生理所發生的種種問題加以研究,並將研究結果應用到運動與訓練上的一門科學。
以科學理論為基礎,以實驗數據為依據,進而決定正確的運動方法,利用最適當的運動程序,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。
適合初學教練、健身學員、健康學習者
【課程大綱】
單元一:運動生理學導論與能量系統基礎(約 25 分)
目的:建立對「運動生理學」的全貌概念與實用價值
- 運動生理學是什麼?為什麼重要?(對應 CPT 全模組架構)
- 人體如何產生能量?ATP 的角色與意義
- 三大能量系統介紹:磷酸系統、乳酸系統、有氧系統
- 運動類型與能量來源的對應邏輯
- 運動與營養(簡介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在能量系統中的角色)
?單元二:肌肉系統與動作控制(約 25 分)
目的:理解肌肉如何產生動作,進而理解訓練會改變什麼
- 骨骼肌結構與滑動絲理論
- 肌纖維類型:快縮肌 vs 慢縮肌的特性與訓練反應
- 神經肌肉系統的互動(動作如何從「大腦→神經→肌肉」發生)
- 神經適應與肌肥大的原理
- 運動後為何會進步?從微損傷到適應
?單元三:心肺功能與內分泌反應(約 20 分)
目的:了解運動對心臟、肺部、荷爾蒙的影響,建立訓練安全觀念
- 運動時心跳、呼吸、血壓發生什麼變化?
- VO₂max 是什麼?如何反映心肺能力?
- 有氧訓練的身體適應與健康益處
- 運動中的荷爾蒙反應(皮質醇、睪固酮、胰島素)
- 簡介消化系統與營養吸收流程
?單元四:體適能概念與訓練實務(約 40 分)
目的:如何連結生理知識到實際訓練安排
- 有氧 vs 無氧的定義與訓練效果
- 體適能五大元素(肌力、肌耐力、心肺、柔軟度、身體組成)
- FITT 原則介紹(頻率、強度、時間、類型)
- 根據不同目標規劃訓練:減脂 / 增肌 / 功能性
- 初學者的訓練安排建議(頻率、重量、組數)
?單元五:評估應用與整合實作(約 28 分)
目的:幫學生從知識過渡到簡單應用,並預備接軌後續證照學習
- 評估是做什麼的?(靜態 vs 動態)
- OHSA、心率、柔軟度測試的概念介紹
- 人體運動學整合:動作平面(矢狀 / 額狀 / 水平)與動作模式
- 簡單自我訓練設計練習
- 小結與後續進修建議
【課程資訊】
◎授課方式:線上自學影片
◎時數:約140分鐘
◎課程使用期限:課程開通後 一年內 須完成
◎授課師資:Gary 龍嘉宏
◎費用:原價NT$2,200元,新課促銷價NT$1,900元(含課程費、電子完課證書)
【軟硬體設備需求】
1. 需有電子郵件帳號(Google Gmail 較佳)
2. 必要的瀏覽器設定:必須為瀏覽器啟用 Cookie 和 JavaScript並允許彈跳視窗
3. 行動裝置:Android 裝置必須搭載 Lollipop 5.0 以上版本,iPhone 或 iPad 裝置必須搭載 iOS 10.3以上版本
【注意事項】
- 因課程需透過email帳號登入才可使用,請在結帳時,將您欲使用的信箱地址,填入結帳頁面的備註欄中。
- 退費相關規定請參考以下網際網路教學服務定型化契約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xIHeoC8JWJk5_MLKK0Zvk30qMQARQFzn/view?usp=sharing